文物保护技术专业:
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成立于1989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设立的同类本科专业,现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陕西省名牌专业、特色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坚实的学科基础,在全国文博界享有良好的声誉。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是西北大学考古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重 要支撑,现拥有科技部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教育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重点实验室、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丝绸之路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引智基地等重要教学科研平台。
西北大学萨兰托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充分汇聚了西北大学与萨兰托大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领域的优势学科资源,将中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合创新,为学生提供国际领先的文物保护、修复理论与实践教学,旨在培养熟悉考古学、化学、美术学、文物保护等相关知识,掌握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较强竞争力,能从事文物保护与修复实践、研究与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的师资队伍由中意两校师资组成,中方师资主要来自文化遗产学院、艺术学院、历史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单位,其中超过 2/3 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2 的教师有海外访问或留学经历。意方师资主要由萨兰托大学文化遗产系,参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均拥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双方选派的师资学科分布和梯队结构合理,能够满足教学需求。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文博单位、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等机构从事文物修复、保护与管理工作;在环保、建设、公安、海关等部门参与文物保护相关规划与实施工作;亦可在高校及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依托中外合作办学优势,具备国际视野与较强语言能力的毕业生不仅可以申请国际或境外高水平大学进行深造学习,还可以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或跨国文化合作。
美术学专业:
西北大学美术学科初创于1985年,1999年获批美术学硕士学位点,美术学专业现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为传承我国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周秦汉唐文物蕴含的艺术精髓,培养德才兼备的艺术品鉴赏、文物鉴定与修复、艺术史研究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西北大学萨兰托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依托中意双方在美术品鉴赏、丝绸之路美术研究、文物保护与修复、古希腊罗马艺术史研究等领域的学科与资源优势,采取中意双方联合授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中西方先进的美术品鉴赏与修复理念及研究方法,同时广泛涉猎其他门类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专多能”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本专业的师资队伍由中意两校师资组成,中方师资主要来自艺术学院、文化遗产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单位,其中超过 2/3 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2 的教师有海外访问或留学经历。意方师资主要来自萨兰托大学文化遗产系,参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均拥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双方选派的师资学科分布和梯队结构合理,能够满足教学需求。本专业毕业生可在艺术创作与设计领域从事绘画、雕塑、平面设计、插画等工作;在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从事策展、管理、文物修复等相关工作;在高校与艺术培训机构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也可在媒体、广告、影视等行业从事视觉设计与内容制作。依托中外合作办学优势,具备国际视野与较强语言能力的毕业生不仅可以申请国际或境外高水平大学进行深造学习,亦可投身国际艺术市场,参与艺术展览、拍卖与经纪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