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红
发布时间:2025-09-26    作者:洪丹丹 


职称: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历:2006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任职简历:2015.5-2017.7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2017.8-至今,在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兼任西北大学文管教师和博士联合党支部支部书记、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文化传播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理事会理事等。

研究方向:文化遗产管理制度研究、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研究、文化遗产活用研究。

讲授课程:为本科生讲授《文化遗产法规》《文化遗产管理》;

为研究生讲授《大遗址保护管理专题研究》

学术活动:主持完成《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的理念思路及举措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秦雍城遗址保护利用模式研究》《基于产业集聚理论指导的西安地区遗址保护利用模式研究》汉长安城遗址价值阐释与展示研究》《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面向大型文化遗址及博物馆的数字孪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秦雍城遗址保护利用模式研究》《基于田园城市理论指导的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等省部级课题12项,《中国大遗址保护利用研究》《陕西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与对策》等厅局级课题7项。

主持唐桥陵、唐景陵、阿尔寨石窟、神山圣湖、献县汉墓群、碾子坡遗址、义窑遗址、秦直道等文物保护规划、申遗规划、遗址公园规划项目10余项;主持《陕西省贯彻落实“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关中文化(西安)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渭南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规划》《渭南市文物主题游径规划》《白水县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神木市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等发展规划8项;主持乾陵鹊台、商丘南关码头遗址、澶州城城墙遗址、旬邑泰塔、泾川韩王墓、邹氏家族墓地、东等驾坡墓地与窑址、桥梓口沟渠遗址、鱼包头遗址、红石砬子遗址(小姚家沟)等遗址保护工程设计项目10余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了秦雍城遗址、城子崖遗址、大辛庄遗址、李崖遗址、喀纳斯遗址群等保护规划编制。

所获奖励:《中国大遗址保护理论与方法研究》《大遗址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思路及举措研究》《新时期秦雍城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同性研究》等成果先后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2020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2024年度全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西安市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西安市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陕西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教学质量优秀奖”、“优秀教案”等荣誉20余项。

学术论著:出版专著3部,主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代表作有:

1.《中国大遗址保护理论与方法研究》,科学出版社2020年

2.《大遗址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

3.《秦始皇陵文化遗产管理综合实习教程》,科学出版社2020年。

4.《县级文物保护规划编制的理路逻辑及内容体系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5期。

5.《县域文物保护管理体制研究——以陕西省B县为例》,《文博学刊》2025年第1期。

6.《乡村型大遗址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机理与路径》,《中国文化遗产》,2023年第5期。

7.《大遗址保护规划:对象、使命和内容框架》,《东南文化》2022年第1期。

8.《大遗址保护理论方法与研究框架体系构建思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9.《考古遗址公园的文化产品特性与发展趋势》,《中国文化遗产》2022年第4期。

10.《田园城市视域下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模式研究》,《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2期。

11.《大遗址区域产业集聚机制与模式研究》,《商业研究》2013年第6期。

12.《大遗址展示理念方法问题的探讨》,《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第2期。

13.《大遗址保护规划中价值定性评价体系的构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4.《大遗址区土地利用管理分析》,《中国土地》2011年第9期。

15.Liu Weihong and Du Jinpeng“Archaeological Sites and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s in China”in Nitesh and Prashanth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y2nd Edition),AmsterdamElsevier2023.

16.Liu Weihong and Du Jinpeng“Archaeological Sites and Archaeological Site Parks in China”Reference Collection in Social Sciences 2023.

https://doi.org/10.1016/B978-0-323-90799-6.00223-8.

资政报告:撰写资政报告及调研报告10余篇,代表作有:

1.刘卫红:《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咨政报告,2022年1月,被教育部采用。

2.刘卫红:《西安市乡村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建议》,咨政报告,2024年12月获得西安市委主要领导批示。

3.刘卫红:《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亟待加强》,资政报告,2025年4月,中共陕西省委员会。

4.刘卫红:《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现状调查研究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2025年6月,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

5.刘卫红:《陕西省非遗保护工作开展20年来的主要成效、面临问题及对策建议》,资政报告,2025年7月,中共陕西省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