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璐,男,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萨兰托文化遗产与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文物保护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教育部文物保护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简称“文物保护行指委”),中国博物馆协会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文物考古工程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博物馆协会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文物保护科技创新联盟理事。200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考古与博物馆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文物保护学博士学位。2014年~2015年在意大利比萨大学做访问学者,进行文物残留物分析的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彩绘类文物保护、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文物残留物分析、文物保存环境。为本科生及研究生开设“文物保存环境概论”、“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陶瓷类文物修复实验”、“无机质文物保护”、“文物保护中的西方美术”、“文物保护研究中的统计学基础”等课程。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3部,教材2部(其中“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9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校级教学奖励3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3项。
出版的专著和教材:
1. 《考古现场保护概论》编写组. 考古现场保护概论.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
2.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文物保护系. 文物保护实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 赵丛苍,郭妍利,刘成,朱君孝,凌雪,杨璐. 科技考古学概论(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4. 杨璐,黄建华. 文物保存环境基础.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5. 杨璐,黄建华.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技术.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 Wang YZ, Ge RC, Yang L*, Xi TY, Li Y. First discovery of bone supports for quivers in china: insights from nomadic populations at Jianjiapo cemetery (Xinjiang, China). Archaeolog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Sciences, 2025, 17(7): 152-165.
2. Zhang CH, Ge RC, Yang JXY, Huang JH, Dou HF, Li XJ, Yang L*. The forgotten framework analysis of organic residues on Bronze Harness Ornaments of Shang and Western Zhou Dynasties unearthed at Xitou site in Shaanxi, China. Heritage Science, 2025, 13.
3. Guo HZ, Yang L*. First scientific research to trace the origins of Qin clay sealings. Heritage Science, 2025, .
4. 杨璐. 中国高校文物保护本科专业发展历程与课程体系建设——以西北大学文物保护专业为例. 中国文化遗产, 2025, (1): .
5. 吕佳瑛, 杨璐, 张玺. 壁画颜料层铅丹颜料变色影响因素及反应机理研究. 考古与文物, 2025, (1): 120-128.
6. 葛若晨, 孙杰, 陈翩, 付金凤, 曾帆, 刘志, 杨波, 杨璐*. 宝资山汉代崖墓出土陶楼粘接材料的科学分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4, 36(04): 32-39.
7. 雷凯鑫, 杨璐*. 皮革文物的光氧老化机理研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4, 36(4): 40-50.
8. Liu L, Zhang Y, Ge W, Lin Z, Sinnott-Armstrong N, Yang L. Revealing the 2300-Year-Old Fermented Beverage in a Bronze Bottle from Shaanxi, China. Fermentation, 2024, 10(07): 365-384.
9. Ge R, Zhou L, Zhang Y, Liu J, Yang L*. A scientific study of a Han ancient adhesive: First discovery of the use of cattel bone powder in pottery bonding.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2024, 67: 277-283.
10. 周萍, 董少华, 张秉坚, 党小娟, 杨璐. 缅甸蒲甘佛塔表面灰浆成分研究——以苏拉牟尼佛塔为例.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4, 36(03): 127-135.
11. 于涵, 杨璐*, 李梓轩, 丛丽莉, 付永平, 申桂云. 张家窑林场出土玛瑙的谱学特征与加工工艺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4, 44(06): 1655-1660.
12. 李昱珩, 杨璐*, 葛若晨. 彩绘文物中蛋白类混合胶料的相互作用与稳定性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4, 44(07): 1946-1951.
13. Ruo-chen G, Lu Y*. Multi-faceted analysis reveal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lk fabrics on a Liao Dynasty DieXie belt. Heritage Science, 2023, (11): 217-228.
14. 杨璐, 于涵. 张家窑林场一号辽代贵族墓藏出土蹀躞带带鞓制作材料与工艺研究. 西部考古, 2023, 25: 258-266.
15. 杨璐. 中意合作助推我国文物保护人才培养. 专家工作通讯, 2023, (05): 19-22.
16. 李昱珩, 杨璐*, 葛若晨, 豆海锋. 旬邑上庙遗址出土马具附着有机残留物的科学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3, 35(02): 46-51.
17. 葛若晨, 杨璐*, 豆海锋, 李昱珩, 刘威. 对上庙墓地出土西周早期纺织遗痕的红外光谱和显微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43(02): 503-507.
18. Wendi Yu, Liangbo Lv, Jing Zhao, Kexin Zhang, Lu Yang, Hongjie Luo. Research on MgSO4 Whiskers Grown on the Surface of Porous Materials. ACS OMEGA, 2023, (8): 2262-2271.
19. 石文奇, 曲梅, 程凡, 张志新, 张洁, 杨璐. 半坡彩陶纹样在青年女皮包上的感性设计. 皮革与化工, 2023, 40(06): 8-12.
20. 黄建华, 杨璐, 王丽琴. 中国古代彩绘文物常用蛋白类胶结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研究. 西部考古, 2022, (01): 407-420.
21. Z. Ma, L. Yang, L. Wang, et al.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Aging Exerting on the Stability of Some Proteinaceous Binding Media Commonly Used in Painted Artworks. Coatings, 2022, 12(10): 1522-1535.
22. 杨璐,张杰妮,黄建华. 文物加固剂Paraloid B72的表面增深效果原因分析及其应用. 西部考古, 2022, 21(02): 315-321.
23. 张杰妮, 杨璐*, 豆海锋, 黄建华, 孙文言. 陕西旬邑西头遗址出土彩绘白灰面的成分和工艺分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2, 34(4): 58-65.
24. 彭镁漫,杨璐*,曹张喆,田丹玉,郭郎. 闪光灯对博物馆内染色丝织品的影响.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2, 34(02): 102-109.
25. 李梓轩, 杨璐, 丛丽莉, 付永平, 申桂云. 康平张家窑林场1号辽墓出土网络银丝的分析研究. 沈阳考古文集(第8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22, 362-368.
26. 黄建华, 杨璐*, 申茂盛, 王丽琴, 夏寅, 惠娜. 秦兵马俑一号坑出土彩绘陶俑的颜料种类分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2(04): 691-699.
27. Wendi Yu, Lu Yang*, Jing Zhao, Hongjie Luo. Study on the Visualization of Transport and Crystallization of Salt Solution in Simulated Wall Painting. Crystals, 2022, 12: 351.
28. 杨璐, 陈欣楠, 黄建华, 惠娜, 张志新. 古代壁画彩绘常用蛋白类胶料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研究. 蓦然回首现光华——第四届曲江壁画论坛论文集. 北京: 文物出版社, 2022, 53-60.
29. 刘妍, 吕新妍, 杨富巍, 张坤, 杨璐, 孙满利, 王丽琴. 无机材料在骨质文物加固保护中的应用. 无机化学学报, 2022, 38(05): 777-786.
30. Ruochen Ge, Lu Yang*, Maosheng Shen, Wenyan Sun. Investigating the Compos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n Ancient Multipurpose Material Discovered on the Qin Terracotta Army Statues. Archaeometry, 2022, 64: 422-437.
31. 杨璐,黄建华,陈欣楠,王丽琴,卫引茂. 红外光谱结合PCA-LDA对嘉峪关戏台文物建筑彩画胶料种类的判别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1, 41(03): 796-800.
32. 黄建华, 杨璐*, 刘成, 陈欣楠, 张志新. 辽宁义县奉国寺主殿壁画彩绘胶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研究.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1, 33(05): 85-92.
33. 杨璐,黄建华,申茂盛,于孟楠,王丽琴,卫引茂.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出土弓韬表面纺织品残留物的红外光谱及显微分析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 40(11): 3623-3627.
34. 杨璐,黄建华,陈欣楠,吕竑树,王丽琴,苏伯民. 漫反射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无损分析彩绘文物颜料. 分析测试学报, 2020, 39(07): 844-850.
35. 杨璐, 黄建华, 王丽琴, 马珍珍, 陈欣楠, 杨富巍. 中国古建彩画中血料氨基酸组成的线性判别分析及其应用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50(04): 589-594.
36. 黄建华,杨璐,马健,任萌,习通源,付倩丽,惠娜. 新疆巴里坤石人子沟遗址出土木质弓干的现场保护及分析研究. 文博, 2020, (05): 86-91.
37. 张尚欣, 付倩丽, 杨璐, 马宇, 王伟峰, 张卫星, 张锦涛, 方晓阳. 秦陵K9901坑出土百戏俑彩绘颜料及胶结材料的分析研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0, 32(04): 82-88.
38. 马珍珍, 王丽琴, 张亚旭, 由蕊, 郭芷彤, 杨璐. 土壤埋藏对常见彩绘文物蛋白胶料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分析化学, 2020, 48(07): 896-902.
39. Adili, D., Zhao, J., Yang, L., Zhao, P., Wang, C., Luo, H. Protection of glazed tiles in ancient buildings of China. Heritage Science 2020, 8(1): 37-47.
40. Zhenzhen Ma, Liqin Wang, Lu Yang, Xichen Zhao. The influence of the soil aging exerting on the stability of proteinaceous binders in Chinese polychromy artworks. Microchemical Journal, 2020, 157: 104955.
41. 赵静, 迪丽热巴·阿迪力, 钱荣, 赵鹏, 王丛, 杨璐. 故宫养心殿燕喜堂古建筑琉璃构件的釉面损毁研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20, 32(02): 1-12.
42. 王家逸, 夏寅, 杨璐. Hydrus模型在土遗址盐害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科学技术创新, 2020, (26): 167-169.
43. 杨璐,黄建华,申茂盛,王丽琴,卫引茂. 秦始皇兵马俑彩绘胶料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分析化学. 2019, 47 (5):695-701.
44. 王子铭,王丽琴,马珍珍,杨璐.文物蛋白胶料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探讨.质谱学报,2019,40(04):335-341.
45. 杨璐. 开创、奋进、创新——西北大学文物保护专业三十年发展历程与改革探索. 中国文物报,2019-05-31(008).
46. 杨璐. 忆往昔收获良多——写在参加中意合作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十五年之后. 中国文物报,2019-07-16(008).
47. 杨璐. 开创、奋进、创新、发展——西北大学文物保护专业30年发展历程与改革探索. 陕西文化遗产,2019-05-10(003).
48. 杨璐. 秦代工匠智慧:兵马俑上的神秘物质.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科普中国http://www.kepuchina.cn/wiki/humanity/201904/t20190430_1047018.shtml
49. 杨璐,冯圆媛,葛若晨,张杰妮,郭郎,贺源. 西北大学文物保护专业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文物保护研究、实践与教育——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9.
50. 刘妍,杨富巍,王丽琴,张坤,杨璐,周伟强,魏国锋. 新型无机材料在石质文物加固保护中的应用. 文物保护研究、实践与教育——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9.
51. 杨璐,黄建华,王丽琴,马涛. 颐和园建筑彩画胶料种类的氨基酸分析研究.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 4(S2): 43-46.
52. 陈欣楠, 杨璐, 许卫红, 靳文斯, 温睿. 常见液态酒及发酵产物脂肪酸特征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研究. 西部考古, 2019(02): 349-354.
53. 杨富巍,刘妍,周伟强,孙凤,孙丽娟,杨璐,先怡衡,张坤,铁付德. 磷灰石转化膜在碳酸盐类石质文物表面封护中的应用.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 4(S2): 38-42.
54. 张晓英,杨璐,高明奎,王振. 山东高青县陈庄西周遗址M36车马器表面彩绘的科学分析. 西部考古, 2018, (1): 265-271.
55. 朱博文,杨璐,温睿,李倩. 环境因素对出土酒液的影响研究. 西部考古, 2018, (2): 316-320.
56. 马珍珍, 王丽琴, 杨璐, 张亚旭, 吴玥. 固相萃取C4技术在文物蛋白胶料气相色谱前处理中的应用. 分析试验室, 2017, 36(10): 1127-1131.
57. 马珍珍, 王丽琴, Gabriela Krist, Tatjana Bayerova, 杨璐. 红外光谱法研究古代彩绘蛋白胶料光老化的二级结构变化.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7, 37(09): 2712-2716.
58. Zhenzhen Ma, Jing Yan, Xichen Zhao, Liqin Wang, Lu Yang. Multi-analytical study of the suspected binding medium residues of wall paintings excavated in Tang tomb, China.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2017, 24: 171-174.
59. 马珍珍,王丽琴,杨璐. 气质联用技术鉴定颐和园彩画胶料及相关问题. 分析试验室, 2016(7): 800-805.
60. 杨璐, 王丽琴, 黄建华, 等. 羊皮胶、羊骨胶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研究. 西部考古, 2016, (1): 239-247.
61. 杨璐,申茂盛,卢郁静,等. 秦俑古代修补粘接材料的分析研究. 西部考古,2015, (1): 177-186.
62. Wang Li-qin, Yang Lu, Zhou Wen-hui. Analysis of the techniques and materials of the coloured paintings in the Renshou Hall in the Summer Palace. Anal. Methods, 2015, 7:5334-5337.
63. 黄建华,杨璐*,夏寅等. 古代文物表面常见天然有机物的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研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4, 26(3):1-6.
64. 吴晨,王丽琴,杨璐等.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在文物有机物鉴定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2013, 41 (11):1773-1779.
65. 郭瑞,王丽琴,杨璐. 拉曼光谱法在彩绘文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光散射学报,2013, (3):235-242.
66. 王丽琴,杨璐. 文物保护原则之探讨. 华夏考古. 2011,(3): 143-149.
67. 王丽琴,杨璐,周文晖. 壁画、建筑彩绘文物中几种测定蛋白质方法的比较和评价.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 23(2):59-63.
68. 杨璐,王丽琴,黄建华等. 文物彩绘常用胶料的氨基酸组成及红外光谱特征研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 23(1):1-4.
69. 杨璐,王丽琴,黄建华等. 文物胶料——鱼鳔胶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及氨基酸分析.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1(1):63-66.
70. 黄建华,杨璐*,余珊珊. 中国古代彩绘常用胶料的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1, 31(3):687-690.
71. 杨璐,王丽琴,黄建华等. 氨基酸分析法研究蒙古国博格达汗宫建筑彩画的胶料种类. 分析化学. 2010, 38 (7):1044-1047.
72. 杨璐,王丽琴,黄建华等. 甘肃嘉峪关戏台建筑彩画胶结材料的氨基酸分析. 兰州大学学报.2010, 46(2):125-128.
73. 杨璐,孙满利,黄建华等. 交河故城PS-C灌浆加固材料可灌性的实验室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 2010. 32(3):397-400.
74. 杨璐,王丽琴,黄建华等. 改性MDI型聚氨酯文物保护材料耐光性能研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 22(1): 32-36.
75. 杨璐,王丽琴,黄建华等. 两种新型文物保护材料的红外光谱及机械性能研究.文物保护研究新论(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76. 杨璐,王丽琴,黄建华等. 中国古代彩绘类文物常用胶料的红外光谱特性研究.文物保护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77. 王丽琴,何秋菊,杨璐等. 西安鼓楼油饰彩画主要病害分析.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 22(1): 26-31.
78. 王丽琴,杨璐,曹雪筠等. 文物颜料中胶结材料的分析研究.文物保护协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79. 杨璐,王丽琴,黄建华等. 漫反射光谱法定量评价文物保护材料的“不改变原状”性能研究. 西部考古(第四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
80. 王丽琴,杨璐,周文晖等.古代建筑油饰彩画组成材料及制作工艺的研究方法之探讨. 文博. 2009, (6): 451-454.
81. 黄建华,杨璐,王丽琴等. 彩绘漆盘的考古发掘现场保护. 文博. 2009, (6): 292-297.
82. 刘江卫,杨璐,田玉娥. 洛阳气候和环境污染.文物保护与修复的问题(第二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83. 杨璐,黄建华.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中的整体提取技术.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 20(1): 65-71.
84. 杨璐,黄建华,严苏梅. 铅同位素比值法在青铜器矿料产地研究中需注意的问题. 文物保护新论.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85. 杨璐,王丽琴,黄建华等. 文物保护用高分子材料PU的光稳定性能研究. 文物保护协会第五次年会论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86. 杨璐,孙道山,潘娇. 一件带漆陶器的考古发掘现场保护. 西部考古(第三辑).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87. 杨璐, 王丽琴, 王璞等. 文物保护用丙烯酸树脂Paraloid B72的光稳定性能研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 19(3): 54-58.
88. 杨璐, 孙满利, 黄建华等. 西安汉神明台遗址的主要病害分析及保护对策. 敦煌研究. 2007, (5): 83-86.
89. 杨璐,王丽琴,冯楠等. 文物保护用环氧树脂的光稳定性研究.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7, 19(4): 28-32.
90. 王丽琴,杨璐,梁国正. 改性丙烯酸树脂文物保护材料耐光性能研究. 工程塑料应用. 2006,34(9): 60-63.
91. 王丽琴,杨璐,党高潮等. 改性B72文物保护材料耐光老化性能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 2006,36(5): 761-764.
92. 杨璐,黄建华,刘成. 唐代铁佛残块及汉代铁剑的科学分析及有机硅在其保护中的应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 16(1) :33-38.
93. 杨璐,王丽琴,黄建华. 纳米材料在文物保护中应用前景的探讨. 文物科学研究(第二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94. 杨璐,黄建华. 唐代铁佛残块及汉代铁剑的科学分析[C]//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4.
近年主持及参与的科研教学项目:
1. 中国古代彩绘文物胶料种类鉴定及含量分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01~2014.12
2. 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考古现场保护子项目,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专项,2010.01~2013.12
3. 唐代两京地区唐三彩的蓝彩来源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4.01~2016.12
4. 土遗址保护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与信息融合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0.01~2013.01
5. 古建油饰彩画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01~2010.12
6. 大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01~2010.12
7. 彩绘类文物的胶料分析鉴定研究,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项目,2008.06~2010.06
8. 有机高分子文物保护材料降解和稳定性研究,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01-2007.12
9.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材料光稳定性研究,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2008.06~2010.06
10. 中国古代彩绘文物蛋白类胶结材料的种属鉴别研究,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2012.06~2014.06
11. 氨基酸分析在彩绘文物胶料分析鉴定中的应用研究,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2010.01~2011.12
12. 彩绘文物胶结材料种类鉴定的新方法研究,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计划项目,2010.01~2011.12
13. 彩绘文物颜料分析鉴定和保护材料性能的评价方法研究,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专项,2009.01~2010.12
14.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考古发掘过程中的文物分析研究,秦陵博物院科研专项,2014.01~2015.12
15. 巴里坤东黑沟(石人子沟)遗址考古发掘出土骨质铠甲的保护、复原研究,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专项,2011.12~2013.12
16. 考古现场文物加固、防水、提取材料的研发与关键技术研究,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产业创新链(群)-社会发展领域-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传播与公共安全技术创新链(群),2019.5~2022.12
17. 哈密市石人子沟遗址国家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哈密文物局,2018.1~2018.12
18. 墓葬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特征及典型病害机理研究(2019YFC1520700),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1~2022.12
19. 沈阳康平张家窑林场1号辽代贵族墓葬实验室考古,沈阳市考古所,2021.4~2022.10
20. 模块化、多元化、开放式考古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1~2020.12
21. 文物保护修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西北大学教学研究与成果培育项目,2019.1~2020.12
22.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线上课程建设,西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项目,2018.9~2019.9
23. 文物保护实验,西北大学高水平教材建设项目,2019.1~2020.12
24. 沈阳康平张家窑林场4号辽代贵族墓葬实验室考古,沈阳市考古所,2023.12~2025.6
25.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中国段沿线彩绘文物胶料分析研究(2023ZCK029),国家文物局文物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24.4~2026.4
26. 乌兹别克斯坦拜松市拉巴特墓地出土珠饰的整理和分析研究(2023-GHZD-34),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重点项目,2023.1~2024.12
获奖:
1. 从填补空白到领域翘楚,我国文物保护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23,第二
2. 思政引领•••课程重塑•平台支撑:“1+3+3”模式考古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西北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021. 第三
3. 筚路蓝缕30载,努力创建国内一流文物保护人才培养体系,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19. 第二
4. 创建国际一流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研究与实践,西北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019. 第二
5. 西北大学第十二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18. 第一
6.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技术,西安市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2013. 第一
7. 东天山地区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考古与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三等奖,2011. 第三
8. 彩绘文物颜料的无损分析鉴定及文物保护研究,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07. 第六